中新網長沙1月18日電 (譚映瓊 魯毅)近期,湖南省商務廳與省財政廳共同印發《關于加快推動我省航空口岸國際客運航線復航的通知》,對5月1日前在湖南長沙、張家界實現國際(地區)客運航線首航(含在飛航線),年內飛滿15班次、52班次的航空公司(或航班承包商)設階梯性獎勵,獎勵條數上限為25條,對國際客機腹倉帶貨亦有獎勵。
湖南有長沙、張家界兩個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可執飛國際航線。2019年,長沙開通有國際(地區)航線46條,通航全球GDP排名前20位的9個國家、“一帶一路”沿線12個國家,長沙機場是中部地區通達國內城市最多、覆蓋東南亞航點最廣、航班密度最高的機場;張家界機場亦是中部非省會城市最繁忙的航空口岸。
新冠疫情發生后,國際航線航班大面積停航,直至2022年底,中國民航總局落實國務院疫情防控政策調整,決定從2023年1月8日起全面恢復國際客運航班。
湖南省商務廳介紹,湖南是今年1月8日后,首個出臺政策專項對接國家關于全面復航國際航班的省份。這對推進長沙、張家界航空口岸恢復疫情前國際航線網絡體系,持續打造“四小時航空經濟圈”,便利國際交往、促進招商引資均有積極推動作用。
該政策定位為短期的鼓勵性支持舉措,與湖南原有航線中長期的支持政策疊加,航空公司和航班承包商能夠更清晰地測算成本,規劃航線。政策由開航獎勵、運行獎勵、客機腹艙帶貨獎勵三部分構成。且凡是率先恢復國際(地區)航點,達到政策要求的均列入支持對象,先飛先得、受益面廣,預期明確。
湖南省商務廳透露,南方航空、獅子航空、吉祥航空等眾多航空公司及航班承包商對該政策反應積極,都在抓緊籌備盡快復航。
該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。目前,曼谷、吉隆坡、河內、香港等航線已陸續復航,新加坡、清邁、芽莊等航點的運行也正在積極籌備中。(完)